一个人“百年之后”何处去?对此,新世纪的生者、未来的逝者,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个问题。今天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归宿,这也许本身就是一种进步。
最近,在河北三河市的一个塔式墓园——灵泉福园设在北京的咨询公司里,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。灵泉福园正在倡导一种全新的殡葬方式、殡葬礼仪和殡葬文化,灵泉福园正在悄悄地掀起一场殡葬革命。
有着几千年古老文明的华夏儿女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一个传统:人死后“入土为安”。然而,一个严峻的事实已摆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人面前:我国在以仅占世界总量7%的耕地,养活着世界上22%的人口,而且人口总量仍在增加,耕地仍在减少。
遗体直接下葬占用土地面积太大,为解决这一问题,我国早在50年代就开始在一些大城市推行遗体火化。
据了解,北京市民政部门对墓穴占地有严格限制,规定“在公墓中安葬单人或者双人骨灰的墓穴,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”。事实上,每个墓的“房”前“屋”后,都或多或少地点缀着花草树木;墓与墓之间,还留有行人通道。据有关部门提供的一个数字:每250份骨灰平均占地1亩。这样,综合一算,就会发现每个墓穴的实际占地面积为2.6664平方米,比市民政部门规定的“1平方米”的上限多出了1倍多。这是一个近乎奢侈的死人用地面积。要知道,目前北京市住楼房的城镇居民,人均直接占地面积仅为1.5至3平方米!
从总体上再来算一笔帐,会得出一个惊人的数字。近两年来,北京市每年的火化遗体都在7万具以上。随着社会人口进一步老龄化,到2010年,北京年火化遗体数量将上升至10万。以北京目前的平面墓园形式来看,按每亩地通常安置250份骨灰计算,10万份骨灰每年可鲸吞土地400亩,只消20年时间即可吞掉土地上万亩,换句话说,那时北京市的全部墓园已被吞噬殆尽。
鉴于平面墓园占地的严重性,北京市殡葬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,从今年开始,他们已不再批建、扩建墓园。
在北京郊区的一家墓园里,一排排坟墓修得十分讲究,全是清一色的花岗岩大理石,如果再细看,其中有汉白玉、草白玉、青白石、楚山灰、万年青、太白青等等,俨然一个高档石料博物馆。再看墓的名字,也五花八门,什么“曦霞”、“太字”、“宇尘”、“地尊”、“莲花”、“龙凤”……似乎要包揽人间最美好的词汇。在这些美名的衬托下,其价格自然不菲,一万两万,直至几万几十万的墓碑,只要你愿意出钱,应有尽有。而万元以下的只有5600元、7200元和9400元三种规格(使用期限均以20年计)。
一些收入较低的市民家庭买不起墓园,又解脱不了“入土为安”的情结,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:一方面,北京的一些郊区县的骨灰入园率不到30%,另一方面,北京郊区每年都要出现大量“野坟”,最多时竟达20万座。
从遗体直接入土安葬到送到火葬场进行火化,可以说是几千年殡葬习俗的重大变革,但保存骨灰的做法仍然没能消除死人跟活人争夺土地的矛盾。于是,北京市近年来推出了一些不保存骨灰的全新的殡葬方式,如“骨灰树”、“骨灰林”、“骨灰墙”和“海撒”。
“骨灰树”、“骨灰林”,即在骨灰下葬的地方栽种树木,形成树林,既造福于民,又不浪费土地。建立“骨灰墙”则照样要占用土地,效果并不明显。
惟有“海撒”,使骨灰融入滚滚浪涛之中,似乎前景广阔。周恩来总理对于“海撒”等不保留骨灰的殡葬方式非常推崇,他指出:“由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,是殡葬习俗更加彻底的革命。”按照周总理的遗愿,他老人家的骨灰被撒往祖国的名山大川,他以自己最后的行动给后来人树起了一座不灭的丰碑。
但是“海撒”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?截止到今年5月份,北京市共组织了12次“海撒”,仅有1600份骨灰飞上蔚蓝的天空,最后融入同样蔚蓝的大海,这对于每年7万份骨灰的火化量来说,是多么的微不足道!而且每次“海撒”,尽管是免费,民政部门也做了大量宣传,但总是雷声大、雨点小,赔钱赚吆喝。据了解,北京市殡葬管理处组织的“海撒”,第一次赔了6万元,现在每次还得赔五六千。
现代人盖楼最重要的理由是为了省地。于是,一个新的观念应运而生:活人尚且要盖楼来节省空间,为何不可以请死者“上楼”呢?
既然不保存骨灰的观念在短时间内难以挣脱传统的桎梏,“入土为安”的习俗又在无休止地浪费着活人赖以生存的宝贵土地,那么何不选择一条既能保存骨灰,又能节省土地,变“入土为安”为“上楼为安”呢?
北京能不能建立楼房式的立体墓园?有关专家进行过调研,但目前尚无此类项目开工的迹象。然而,距北京仅60公里的河北省三河市西郊,却率先吃起了“螃蟹”,紧锣密鼓地筹划着建设一座我国北方最大的纳骨楼——灵泉福园。
据三河市民政局局长孟宪华介绍,灵泉福园经上级审批的整个园区面积为50亩,而主楼占地仅1.5亩,可容纳骨灰7万份。这样,每份骨灰的占地面积仅0.0067平方米,单位面积容量高出北京市平面墓园近200倍,相当于节省了80万平方米的土地。更为重要的是,此建筑及其辅助设施是在非耕地上建造的,即不占一分耕地,与平面墓园相比,其节地效果更加明显。据三河市民政局有关人士透露,灵泉福园一期工程的2万个塔位已被订购一空。1998年11月上旬,灵泉福园在当地举行揭幕仪式的当天,就有1000多份骨灰长安于此,其中多数亡灵为“北京籍”。
如果说当初下决心投资上千万元搞这样一个塔楼式殡葬大项目时,灵泉福园的开发与建设者们心理还没谱,那么北京人对殡葬新形式的关心、购买塔位的踊跃,则使这批“始作俑者”对这个项目坚定了信心。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告别“入土为安”的旧观念,接受“入塔为安”的新观念,灵泉福园的设计者在高楼与整个墓园的风格形式设计上,尽量照顾到现阶段人们的传统心理。他们请北京园林古建设计院根据中国传统建筑风格,以五行八卦为基础,将主体高达7层的主楼,设计为典雅、庄重、美观的宝塔形式,塔内外装饰风格古色古香,墓穴精雕细琢,使整个宝塔俨然一座艺术品。整个墓园以灵山辽代古塔为背景,三面环山,一侧傍水;山上是成林的苍松翠柏,山下是灵泉喷涌,流水潺潺。塔楼与群峰、松柏浑然一体,相映成趣,营造出一片往生者安息的净土,同时让安置亡灵的亲人们从中感到慰藉。在价格上,灵泉福园的每个塔位(即墓穴)具有50年使用期,售价仅为两三千元,这是多数家庭可以接受的;在设计上,还充分考虑到购买者的感情因素。灵泉福园的英烈长廊的骨灰廊中,沿廊壁分出一排,一个人塔位的形式、格局、大小基本一致。在这里,人们花一样多的钱,买同样的塔位,心里坦然、舒服。
在大胆改革墓园形式的同时,合理照顾到人们的传统心理,这或许是灵泉福园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欢迎的根本原因。
“百年”之后何处去?或入地长眠,或融于山川,或汇入大海。在这世纪之交新旧文化猛烈撞击之时,倡导“入塔为安”的灵泉福园公司正在推行着一种全新的殡葬礼仪文化。这种礼仪文化首先建立在对死者的尊重,同时参照“功德圆满”学说,由此衍生出以“福迁”(将有德者迁往龙穴福地)为核心的一整套礼仪。灵泉福园公司称之为“圆满礼仪服务”。
一次普通的“圆满礼仪服务”仪式可以分为通知、接案、奠礼、晋塔、礼成和后续关怀六个庄重而有条不紊的步骤,从这一整套程序中不难看出灵泉福园倡导的殡葬新文化的丰富内涵。
当死者家属选择晋塔日、填写晋塔申请表、办理相关手续及缴纳永久使用管理费后,公司的礼仪车带着穿庄重的黑色西装、戴白色手套的专职礼仪师前往死者家中吊唁,然后返回。随后,礼仪师再次驱车前往,开始“福迁”。
礼仪灵车到达塔园区后,在仪式厅举行祭奠仪式。祭奠仪式结束后,由礼仪队护送骨灰安放在已选定的塔位中,并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,在礼仪师征得死者家属的同意后,把塔位面板盖上。至此,晋塔礼结束后,公司礼仪车辆载着家属在礼仪师的陪同下原路返回。
整个塔葬礼仪简单而不草率,庄严而不迷信,可以说是将传统的丧葬习俗予以精致化、规格化、人性化,为世人创造了一个简练、庄重的高品位祭堂。
灵泉福园的殡葬礼仪文化中还有重要的一条,那就是对生者的眷顾。这充分体现在陵园为死者亲属提供的洒扫等一系列服务上。
每年清明节,通往京郊墓园的道路上都是车满为患。在墓园里面,更是人满为患。灵泉福园距北京的火车车程为半小时,汽车为1个多小时。公司专门设置了联合服务中心和超大型停车场,可以为洒扫进行专门服务。到祭洒节日,陵园组织专门的集体祭洒活动,吊唁大厅、广场为洒扫者提供了一种从容的缅怀逝者的空间。
平日里,灵泉福园由专业园区管理人员进行管理,二十四小时警卫,空调系统恒温恒湿,专人清洁,绝不像某些墓园疏于管理,骨灰入葬不久之后墓碑周围就荒草萋萋。
灵泉福园还用计算机给每位入住塔位的逝者建立了详细的档案,包括其照片,生前的重要经历,获得的成就,家人、领导、部属及亲友的评价以及生前的最大愿望等,当死者亲属来到这里祭奠这给生者缅怀逝者、寄托哀思提供了绝好的条件。
一位家住北京西城区的女士在送母亲的骨灰到灵泉福园晋塔之后,在给该公司的意见本上写道:“一个人死去容易,难的是给生者留下苦痛。而你们的简朴而庄重的‘圆满’服务使我深信,我的母亲已经找到了她最终的归宿,这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痛苦。”
一位到灵泉福园参观的建筑学家称,灵泉福园是自中山陵建造以来,我国陵墓建造史上的又一个典范。
而一位北大教授在亲历了一次灵泉福园公司的殡葬礼仪服务后指出,灵泉福园不只是造了一处塔园,而且演绎了一种新的殡葬文化——尊重死者,眷顾生者。
“尊重死者,眷顾生者”,其实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苦苦追求。但愿灵泉福园营造的这种殡葬礼仪文化植根于广袤的中华沃土,给新世纪的人们在生与死的理念上有一个全新的诠释,从而让逝者安息,生者欣慰,社会稳定,福泽众生。